说实话,我以前一直以为银行开保函才是正路,正规、安全、保险,做项目就得“讲点排面”。但真轮到我自己来办,才知道,和银行打交道,哪是几份资料、几张纸的事,那是流程,是审查,是“等等看”。
我记得那时候接了个区政府的市政活,三百来万的合同,要求履约保函。我们就老老实实去找开户行问,客户经理一开始挺热情,但一听说是担保,不贷款,马上口风就变了。要提供抵押,要查流水,还要等风控批,一个来回就半个月。
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等?工地那边随时要进场,合同上写着时间,拖一天都怕被解约。那时候真是焦虑得睡不着觉。最后还是朋友介绍我来这边,说担保公司能快,而且手续简单得多。
我也没抱多大希望,但电话打过去,对方让我发一份合同和营业执照,十分钟后就有人加我微信,问项目情况、履约计划,第二天早上就拿到一份出函方案。别说,这效率,真是我以前没感受过的。
他们没有让我交大笔保证金,只是做了个风险评估,问得很细但不刁钻。我们按要求补了几个资料,三天后,保函盖章寄出,一切解决得刚刚好。
后来我才明白,银行不是不好,而是它不适合所有人。大公司资源多,有资产、有授信,自然走得通。但我们这种中型单位,平时资金都压在项目里,讲究的是周转,是节奏,是不出差错。
担保公司不是“低配版银行”,他们有他们的逻辑,也有他们的能力。说到底,哪个更好,不是看别人怎么说,而是看你自己怎么选。